兰迪研究 兰迪研究
LANDING RESEARCH
兰迪研究
首页 兰迪研究 专业文章 文章详情
兰迪研究 | 进出口企业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笔者之前发表的8篇海关律师办案札记《行政复议――企业维权的利器》、《如何写一份高质量的行政复议申请书》、《通用产品专用于某类特定产品的归类辨析》、《以程序正义维护实体正义》、《过罚不相当的权利救济》、《企业维权理直气不壮》、《海关归类决定的可辩性》、《如何打好行政复议之听证之仗》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这个主题就是今天文章要阐述的主要观点,即企业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述系列文章无论是维权成功的案例剖析,还是涉案企业放弃维权的案例介绍,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帮助企业提高维权意识,掌握维权方法,坚定维权决心,合法合规维权,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企业经济损失,维护企业荣誉和信用。

 

 

01、企业要不要维权

 

对这个问题,站在律师的角度,笔者的回答理所当然是要维权。作为一名职业法律人,受托帮助进出口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我们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却并不简单,因为每个企业会根据自身权利受损的实际、维权的难易程度、维权成本的大小以及维权可能产生的好坏结果等多种因素,权衡利弊,综合考量,慎重做出选择。

 

广大进出口企业时刻要跟海关打交道,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违反海关规定,被海关补税、罚款、降级在所难免。有时企业感觉自己没错,被海关补税、罚款、降级感觉非常冤枉,但却又不敢和海关争辩,怕得罪了海关,以后日子更难过。不争吧,确实又觉得委曲。如果企业被海关补税、罚款数额不大,不涉及降级,企业往往也就哑巴吃黄连自认倒霉不与海关争了。但如果被海关补税、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涉及降级,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困难,如果再不与海关理论一下,企业就可能面临非常困难的局面。

 

笔者前述系列文章提到的六个涉案企业中有四家是上市公司,一家是拟上市公司,其中放弃维权的一家上市企业,可能是因为企业只涉及补税和缴纳滞纳金,不涉及罚款和降级,企业的经济损失及对名声和信用影响并不是很大,所以他们选择了花钱买平安。对其余四家企业来讲,这是他们输不起的官司,有一线维权成功的希望,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虽然他们也知道维权之路会非常艰难,但他们毅然决然坚持走下去,其结果都还比较满意。

 

因此,笔者建议广大进出口企业遇到前述涉案企业类似情况时,就不要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了,而应该果断拿起法律的武器,努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02、企业维权的渠道和方法

 

那么企业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渠道和方法供企业选择:一是企业直接找海关说理。这几乎是所有涉案企业的第一选择,也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二是找熟人、托关系与海关沟通。中国是关系社会、熟人社会,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找熟人,托关系。涉案企业在直接找海关说理无效的情况下,一般会选择找熟人、托关系与海关沟通。三是找地方领导。希望通过地方领导出面和海关沟通,以期达到企业想要的结果。四是找律师。

 

也许有人会问,以上四种渠道和方法哪种效果最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的系列文章《独道说法》之中,读者如果感兴趣可能自己去寻找答案,本文不再赘述多言。

 

也许还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把找律师排在最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遇到海关问题,大多数企业认为自身有能力说服海关,所以自己找海关说理是企业首选。这条路走不通了,第二条路会想到找熟人、托关系。找熟人、托关系也没有效果,有的企业会想到找地方领导,期望海关能给地方领导一些面子,减轻或者免除对企业的处罚。

 

只有在前面三条路都试过,企业在四处碰壁、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想到找律师。企业这么做笔者也非常理解,因为企业都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前面三条路不需要花钱,或者可以少花钱。走第四条路一定会花钱,因为企业知道请律师无论结果如何,必要的律师费还是要付的,所以企业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找律师的。

 

 

03、企业维权为什么难

 

通过分析笔者系列文章所提到的几个案例可以看出,专业的海关律师在帮助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企业合法权益确需争取或维护时,通过自身找海关说理,或者托关系找熟人,或者请地方领导出面与海关沟通等渠道和方法,期望说服海关改变处理决定是很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海关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复杂性和政策的多变性、欠透明性。海关业务门类非常繁多复杂。虽然传统的海关业务只有监管、征税、查私、统计四项职能,关检合并后,又增加了检验检疫第五项职能,但实际上细分一下,海关的业务内容又多又杂。比如通关、监管、关税、审价、归类、担保、统计、减免税、原产地、许可证、加工贸易、稽查、核查、打击走私、固废监管、企业管理、跨境电商、知识产权、检验检疫、特许权使用费、特殊监管区、行邮物品监管等。再往下分,还有更细更多的内容。

 

海关政策规定变化快。海关是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每次调整,海关必须最先做出反映,所以海关的公告特别多,出的频率特别快。海关执法的透明度不够强。涉及海关业务的一些基本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一般会通过主席令、国务院令、海关总署令、海关公告等形式对外公布,但大量的内部操作指引、办案规程、管理规定、通知要求等是不对外公布的,在对企业进行处罚时也是不对外引用的。

 

第二,海关执法队伍整体较高的法律素养和完善的内部监管制约机制,使海关的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相对较高,一旦对企业的处理决定形成,企业想翻盘的难度很大,企业的的维权之路绝对不会轻而易举、一帆风顺,需要专业的海关律师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扎实细致的工作,向海关据理力争。

 

海关关员主要来源于上海关院毕业生、公务员招录和部队转业干部,这就决定了海关队伍的整体素质较高。特别是法律人才,海关要求更高,基本定位于专业的法律院校人才,而且大多通过司法考试。海关是准军事化纪律部队,特别强调依法行政,纪律严明。特别是执法部门,办案与审理严格分开,双重把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旦涉嫌违规,不借助专业的海关律师,很难找到对企业有理的事实和证据,更难找到海关执法的漏洞与适用法律的错误,说服海关对企业减轻或者不予处罚非常困难。

 

第三,海关特殊的垂直管理体制,使海关执法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比较强势,企业遇到海关问题如果没有专业的海关律师与其据理力争,很难让海关做出让步。海关实行严格的垂直管理体制,人、账、物都垂直于海关总署管理,不受制于地方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怕海关被地方政府左右,损害国家利益。所以,当企业遇到海关问题时,海关往往六亲不认,只认证据和法理。因此,企业想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只能以理服人,以法维权。

 

我这么不吝夸赞海关的执法水平,也许有人会说,既然海关的执法水平这么高,企业还有必要请律师和海关理论吗?对此疑问,笔者认为海关关员也是人,不是神,海关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虽然总体较高,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无懈可击,整个海关系统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小案件,不可能完全正确,没一点差错。这就给企业维权提供了可能,也给律师发挥作用留下了空间。

 

海关案件出错的几率虽小,但落到哪个企业头上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笔者系列文章提到的几个案例就是最好的佐证。企业遇到海关问题,感觉冤枉时,你不争,那就是真冤死你了。你争了,就有了避免或者减少损失的可能。当然,找了律师,也有可能得不到企业想要的结果。但至少作为企业来讲,已经做了所有的努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到尽忠职守,问心无愧就够了。

 

04、律师如何帮助企业维权

 

如果企业找了律师,律师又如何帮助企业维权呢?这也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的办案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了解案情,找出对企业的有利的事实和证据,这是企业维权的基础。

 

第二,详细研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找出海关执法过程的漏洞和适用法律的错误,这是决定企业维权能否成功的关键。

 

第三,根据找出的对企业的有利的事实、证据以及海关执法过程的漏洞和适用法律的错误,形成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逻辑严密、说理充分的完整材料,通过适当的渠道与海关沟通。

 

第四,充分运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这两个企业维权的有力渠道和方法,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最好的效果。

 

总之,当企业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海关问题而又确实感到委曲冤枉时,不妨找一下专业的海关律师试试,也许真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RECOMM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