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迪研究 兰迪研究
LANDING RESEARCH
兰迪研究
首页 兰迪研究 专业文章 文章详情
兰迪研究 | 萝卜快跑能“跑”多远?——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的法律风险分析及合规建议

近期萝卜快跑的爆发式增长引发社会各界关于自动驾驶技术、乘客隐私保护、交通管理规则及社会伦理等诸多方面的讨论,而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家厂商也陆续在北京、上海等地获批开展无人驾驶道路测试。萝卜快跑和它的同类产品如果要跑的“又快又远”,监管和社会大众对出行领域合规和安全的呼声就不容忽视。在技术和商业发展远远领先于立法的背景下,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参与时代变革的权利和义务。

 

 

一、行业现状

近期,萝卜快跑在武汉市全无人订单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已经赶上了传统出租车。

图源:新华社

 

中国一汽也宣布,红旗第三代L4级Robotaxi[1]成功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通知,标志着中国一汽成为目前国内主机厂中唯一获得北京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阶段道路测试牌照许可的企业。

图源:易车网

 

4月28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到访中国,再度引发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技术(FSD)挺进中国市场的猜想。特斯拉已经将FSD从测试版本的“FSD Beta”更名为“FSD Supervised”,业内认为,这意味着FSD已经结束公测,进入规模商业化的环节。[2]

图源:网络

 

日前,上海正式发布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在浦东部分路段,市民将能够预约并免费体验全无人载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3]。上海的测试方案为“无驾驶人”,但会在副驾位置安排一位安全员,以应对突发状况,安全系数无疑更高。

图源:看看新闻

 

二、现行规定

2023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4](以下简称《指南》),内容主要包括: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应用场景、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运输车辆、人员配备、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等八个方面。
 

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5]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

图源:网络

 

笔者理解,在技术视野下,自动驾驶技术的责任承担方式如下:

 

尽管L4等级的自动驾驶仍存在使用场景的限制和设计运行条件,但根据分级标准,L4等级的自动驾驶[6]应当能够自主识别是否达到了设计运行条件,并在条件无法达到时,自动执行最小风险策略,而用户并没有义务介入。在此情况下,L4、L5等级的自动驾驶,系统是承担责任的主体

图源:萝卜快跑

 

除此以外,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从综合性法规到具体的技术标准,自动驾驶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篇幅有限仅列出部分内容

 

三、为了“跑”得远,不能回避的问题

 

1.地图数据合规

随着智能驾驶逐步商业化,在道路上收集数据的车辆以数十万乃至数百万计,这些多达PB级的海量数据是否合规,对于能“跑”多远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以 “高精地图”去留问题为例,使用图商制作的高精地图,难以满足智能驾驶日常需求[7],由于道路作业可能频繁变化,按照图商提供的路径走,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如果车企自行“制作”高精地图,通过使用SD地图和借助车身传感器[8],实时绘制路况信息,达到每日更新的车道级“类高精地图”能力,这样尽管提升了智能驾驶开发效率,却使得智能汽车数据处于不合规、不安全的风险之中[9]

 

按照2022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去高精地图”的方案仍然涉及敏感数据,必须与图商合作。

 

2.个人信息(隐私)保护

除了地图数据,个人信息保护也是无人驾驶领域非常重要的议题。“数据是新的石油”[10],自动驾驶汽车可能会出于各种目的收集和维护车主或乘客的信息,其反映的内容都极具商业价值。对此,国内目前采用的是“国标委规范”提供的做法,比如在应用程序中写明并获得用户明确的同意[11](即采取选择性加入的方法)以收集、使用、存储和处理个人敏感信息,避免潜在的合规风险。萝卜快跑也是如此。

 

根据实际测试,当前萝卜快跑小程序中的《车内录音录像信息处理协议》中明确约定部分车辆在运营过程中会对副驾驶及后排乘客位持续进行录音录像(如图所示)。其中录音在网约车运营中较为常见,但录像显然涉及更多乘客个人隐私保护,其必要性需经过论证。录像可能涉及的生物识别信息(如人脸图片)在安全方面也有着更高的技术处理要求。另外当前版本协议中要求注册乘客承担对通行乘客的告知义务,且乘客无法对其录音录像信息进行查阅、复制等规定也需要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3条、第14条及第44条、第45条有关要求进一步衔接。

图源:萝卜快跑微信小程序

 

3.交通事故责任与AI道德伦理

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目标是“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上文提及的《指南》中要求经营者依法投保承运人责任保险,用以在发生事故时理赔。在“人车同权”的原则[12]下,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及其相应的经济赔偿问题能够合理解决[13]

 

然而当判定由自动驾驶汽车承担全责或主要责任时,如何依法追究运营商的刑事责任[14],成为当前法律与汽车界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目前对于定责还没有全国性的法规,基本遵循“有司机找司机,无司机找运营方”的思路。

 

但目前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完全覆盖无人驾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特殊情形。“电车难题”[15]在自动驾驶中有了新的场景演绎,例如远程安全员同时需要介入两辆发生紧急状况的车辆,他选择介入其中一辆,而导致另一辆发生了安全事故,责任到底应由谁来承担?

 

4.其他问题

除了以上问题,萝卜快跑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作为时下重要的就业蓄水池,网约车和出租车行业吸纳了大量就业。截至2024年4月30日,全国349家网约车平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96.4万本[16]。另据交通运输部2021年数据,我国出租车数量约为139.13万辆。按照每辆车配备两名司机计算,全国大约有280万出租车司机。而萝卜快跑类无人出租车的迅速扩充无疑会挤压大量就业,即使有远程安全员岗位的存在,在数量上也无法等同,并且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传统出租车网约车面临生死存亡挑战,这些人将何去何从也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

 

再从价格方面来看,根据网友的实际体验反馈,同等距离下萝卜快跑的费用较普通网约车较低[17]。科技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本是人类共同福祉,但如果高度依赖巨额补贴以低于成本价的模式运营则有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第21条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不得有价格违法行为。当然萝卜快跑在全国11个城市仅处于载人服务测试阶段,最终计价方式可能还有所调整。

图源:网易

 

四、律师点评

近日,“萝卜快跑”突遭合肥政府紧急叫停。面对外界的质疑和猜测,百度方面迅速回应,承诺将全面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无人驾驶汽车的合法合规运营。从律师角度,为无人驾驶领域护航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安全管理方面。2021年7月30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中,明晰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汽车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汽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2021年10月1日发布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也对规范汽车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细化的规定。同时,按照《数据安全法》第17条“国家推进数据开发利用技术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倡导,应当构建记录标准,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在自动驾驶全过程中明确运行算法数据的记录频率、记录模式以及记录范围,在科学有效地记录运行算法数据的同时避免记录冗余[18]。如上文所述,可以积极与图商合作,并在录入地图数据进行导航路线设计时主动避开涉密地点位置或进行模糊化处理。

 

2. 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应制定全生命周期数据合规管理体系:(1)在数据收集阶段,明确收集方式、内容目的等并提示用户,征得用户同意。收集信息时始终坚持“最小必要”原则,针对不同主体信息收集范围、存储时间,使用限度等方面设置相应规范;(2)在数据传输环节,完善程序设计,提高安全防卫能力,建设外部攻击和信息泄露预警系统;(3)在数据使用环节,尽可能对个人信息作去标识化、匿名化处理;(4)在数据存储环节,应严格遵守车内数据车内存储设计原则,非必要不向车外传输。应提高服务器性能,将数据安全始终放在重要位置;(5)在数据删除环节,在服务结束或经授权的数据使用目的完成后应及时删除个人信息,应及时响应客户要求删除其个人信息的权利并切实执行。

 

3.驾驶安全与AI伦理方面,对于经营者而言,应当针对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预先进行合规性评估、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和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从设计整体架构初期就应当考虑并明确远程安全员在哪种情况下应当积极介入,未能及时介入时的应急处理方案等,明确一旦因主客观原因未能及时介入而引发事故时的补救措施与问责程序,始终持积极处理的态度,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及负面舆论影响。基于自动驾驶算法对于公共安全的重大影响,萝卜快跑及同类运营企业应当建立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委员会或类似的职能机构,实现对自动驾驶“算法权力”的有效治理,保证技术的发展方向符合社会公众利益,并及时根据当地监管要求和乘客的反馈对算法和技术进行调整、升级和备案。同时,企业还应当积极关注保险行业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过程中开发的特定新兴保险产品,多方协商应对交通事故。

 

4. 交通安全事故责任方面,在较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模式(L4等级及L5等级)下,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已经处于无人驾驶状态。当前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大量责任义务仍是围绕车辆驾驶人进行设置,而无人驾驶车辆的合规重心显然应转向服务提供者、车辆所有者或算法开发者。例如去年新修订的《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定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机动车驾驶人实施处罚;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对汽车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随着萝卜快跑和其同类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商业化运营,中央及各地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亟待更新并制定具体细则,否则如何检测远程安全员的“醉驾”行为,如何让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无人出租车承担刑事责任就变成无解难题了。

 

5. 国家安全及社会秩序方面,随着自动驾驶车辆规模的扩大,其对社会整体运行秩序的影响将逐步凸显。如果成百上千辆无人驾驶车辆系统后台出现技术故障或被黑客操纵,那么轻则造成区域交通拥堵,重则可能被恐怖袭击利用。因此政府应当建立智能监管平台并要求运营商联网接入,对每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同时立法应要求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者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员预留控制权限,方面随时接管车辆排除其对公共秩序的妨害。随着行业参与者数量的增加,不同品牌运营商之间的“算法兼容”甚者车间、车路通信技术标准的协调也应提上日程,避免因为市场无序竞争影响公共运输效率。

“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驾驶汽车发展趋势

图源:国元证券研究所

 

无人驾驶技术市场前景广阔,但监管和社会大众对出行领域合规和安全的呼声不容忽视。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多管齐下加以应对,既要从顶层设计出发,规范法律规则体系,强化技术保障,同时也要注重行业自律,引导企业加强合规意识,发挥企业的自我规制功能。通过集合企业、行业、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合力为自动驾驶汽车产业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 中国一汽:国内唯一!红旗L4级自动驾驶进入无人化新时代  

[2] 澎湃新闻:赛“马”开始!特斯拉FSD来袭,将如何影响中国自动驾驶行业 

[3] 央视网:上海发放首批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浦东部分路段开启应用 

[4]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

[5]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 

[6] 工业和信息化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报批稿编制说明》 

[7] 中国汽车报:去地图化愈演愈烈,高精地图深陷迷雾 

[8] 中国网:自动驾驶数据安全合规,被严重低估了 

[9] HiEV大蒜粒车研所:《数据安全合规,自动驾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0] 英国数学家克莱夫·洪比  

[11]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12] 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人车同权,无人驾驶汽车应赋予人类驾驶员相同的路权  

[13] 东方法学:《自动驾驶汽车致人损害责任的认定分歧与出路》,潘喆 陆丽鹏 

[1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15] 数字社会发展与研究:AI时代的“电车困境”:对自动驾驶汽车的道德追问,胡泳

[16] 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 

[17] 红星新闻:7公里5块钱!“萝卜快跑”定价较低引争议,官方回应!百度副总裁:不是为了抢生意

[18] 科技与法律:《数据安全法》下自动驾驶算法数据的分类、保全与合规,陈禹衡 

 

RECOMM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