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林、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梁强的邀请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中越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在经济合作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与广阔的前景。期间两国发布联合声明,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中资企业投资越南带来新契机。
一、越南经济现状剖析
(一)增长态势与宏观经济指标
越南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从GDP增长来看,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关税冲击等,越南过去数年仍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速,2024年第四季度GDP增长率达到7.1%,彰显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在贸易领域,越南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进出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越南的出口增长达到14%。中国连续二十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越南则是中国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2024年,越中双边贸易额达2600亿美元,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越南农产品对华出口增长显著,同时中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在越南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二)产业结构特征
越南产业结构正处于快速转型升级阶段。
传统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依然是重要基础,农产品出口如咖啡、火龙果、榴莲等在国际市场颇具竞争力。
工业方面,制造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服装、鞋类制造等,凭借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成为越南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随着技术引进与产业政策引导,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开始崛起,三星等国际电子巨头在越南大规模设厂,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服务业也在蓬勃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增长迅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然而,越南产业结构仍存在一些短板,如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在部分领域尚不完善。
(三)吸引外资状况
越南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以及庞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全球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之一。2024年,越南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达 382.3 亿美元,同比下降 3.0%;实际到位资金 253.5 亿美元,同比增长 9.4% 。
在投资来源地方面,中国是越南重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且投资规模呈上升趋势。中国企业对越投资涵盖多个领域,其中制造业、房地产、批发零售等行业吸引了大量中国资本。越南政府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如设立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给予外资企业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了对外资的吸引力。
二、中国访问越南后提升对越投资的信心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的访问,是在中越建交75周年以及两国全面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背景下进行的。此次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密集会谈会见,签订了45份合作文件,充分彰显了双方对深化合作的坚定决心。高层互动为两国经济合作指明方向,让中资企业深切感受到越南政府对中国投资的欢迎与重视,极大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这种政治互信的强化,为中资企业在越南开展长期、稳定的投资活动提供了坚实保障,使企业能够更安心地规划投资项目,拓展业务版图。
(一)政策沟通与协调增强确定性
通过高层会晤与系列合作文件签署,中越两国在政策层面加强了沟通与协调。在贸易政策上,双方致力于推动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简化通关手续,为双边贸易与投资创造更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在产业政策方面,越南明确了重点发展产业方向,与中国的产业优势形成互补,如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双方鼓励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种政策的精准对接,减少了中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政策不确定性风险,企业能够依据明确的政策导向,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成功率。
(二)示范效应带动企业跟进
在访问成果的示范效应下,已有部分中资企业在越南取得良好投资收益,这对其他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例如,在纺织服装行业,天虹纺织、百隆东方等企业在越南打造了完整产业链,通过利用当地劳动力与政策优势,产品远销欧美市场,企业效益显著提升。这些成功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模式,让更多中资企业看到了在越南投资的潜力与机遇,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促使更多企业跟进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中越投资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基于《中越联合声明》下在越投资领域新格局的重塑
2025年4月15日最新发布的《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是自2022年11月以来中越两国签署的第五次联合声明。基于《中越联合声明》,分析和解读越南投资领域的变革与新格局构建。
(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铁路交通项目:根据联合声明,双方将推进跨境铁路建设,如老街—河内—海防标轨铁路。越南目前铁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铁路技术标准较低,制约了货物运输效率与经济发展。建设跨境标轨铁路,一方面能加强中越两国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贸易往来;另一方面,将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开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产业集聚。
智慧口岸建设:智慧口岸建设是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关键举措。联合声明强调加强智慧口岸建设合作,意味着中越将在口岸信息化管理、查验设施智能化升级、通关流程优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中资企业在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可参与越南智慧口岸的软硬件建设,如开发智能通关系统、安装先进查验设备等。这将有效缩短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贸易成本,推动双边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中资企业在相关领域的技术输出与产品销售创造广阔市场空间。
(二)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领域
5G与通信技术:越南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而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联合声明提出中越联合推进5G合作,中国通信企业如中兴通讯已在越南承建5G二期工程,市占率达38%。未来,双方将在5G网络建设、应用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中资企业可凭借在5G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网络运营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助力越南提升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推动越南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领域,越南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旺盛。中国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大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中越合作可在智能安防、智慧城市管理、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展开。
金融与货币:用好两国金融与货币合作工作组,就金融货币领域政策调控和改革加强信息沟通与经验共享,落实好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探讨扩大本币结算范围,提高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用好两国金融与货币合作工作组,就金融货币领域政策调控和改革加强信息沟通与经验共享,落实好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探讨扩大本币结算范围,提高抵御金融风险能力。
(三)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领域
光伏与风能:越南拥有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且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联合声明鼓励双方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为中资企业投资越南光伏与风能项目提供了机遇。中国在光伏与风能设备制造、项目开发与运营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如隆基绿能在越南光伏组件产能占比超30%。中资企业可在越南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风电场,提供从设备供应、工程建设到后期运营维护的一站式服务,助力越南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同时也能在全球清洁能源市场竞争中巩固自身地位。
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产业与循环经济成为发展趋势。越南在绿色农业、绿色建筑、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存在广阔发展空间。中越可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绿色建筑标准制定与项目建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中资企业可将国内先进的绿色产业技术与管理经验引入越南,投资建设绿色产业项目,推动越南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也为自身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四)农业与农产品加工领域
农产品贸易与供应链:中国是越南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联合声明提出扩大农产品贸易,如越南榴莲、山竹等热带水果输华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为保障农产品贸易顺利进行,需要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包括冷链物流建设、仓储设施完善、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等。
农产品加工产业:越南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农产品加工产业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中资企业可投资越南农产品加工产业,引入先进加工技术与设备,开发多样化的农产品加工产品,如水果深加工、肉类制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通过产业升级,提高越南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满足中国及全球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加工产品的需求,实现中越农业产业合作的互利共赢。
中国访问越南以及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为中资企业投资越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越南经济现状展现出的活力与潜力,结合联合声明明确的合作方向,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农业与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成为热门投资领域。